民間借貸中,多少利息才合法?利率超過多少
在規(guī)范的民間借貸行為中,無論借款人還是放款人,關(guān)心的焦點無疑都是借貸利息了。借款人想用較低的利息辦成自己的“事業(yè)”,放款人想通過放款收獲最高的“投資收益”。
這段時間,媒體進一步報道“裸條借貸”事件受到不少人關(guān)注,這種借貸形式的月利息普遍高達20%,但根據(jù)有關(guān)法律規(guī)定,如果借貸年利率大于24%,就有可能不受法律保護。
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?民間借貸的最高利息處于什么水平算是合法的呢?趕快跟隨法律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2015年8月8日公布的《最高人民法院關(guān)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(guī)定》明確,“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%,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,人民法院應(yīng)予支持。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%,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。
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%部分的利息的,人民法院應(yīng)予支持。”新司法解釋于2015年9月1日起施行。
24%和36%構(gòu)筑“兩線三區(qū)”
劃的第一根線就是民事法律應(yīng)予保護的固定利率,即年利率24%。第二條線是年利率36%,這以上的借貸合同為無效。這兩條線劃分了三個區(qū)域,一個是無效區(qū),一個是司法保護區(qū),一個是自然債務(wù)區(qū),就是24%-36%期間。
1、在24%以內(nèi),當(dāng)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,作為我們民事司法審判,都要給予法律保護。
2、24%與36%之間的這一段,我們把它叫做自然債務(wù)區(qū)。如果當(dāng)事人愿意自動履行,法院不反對。如果當(dāng)事人依據(jù)合同,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保護這個區(qū)間的利息,人民法院是不予法律保護的。
此時,如果借款人償還以后又反悔,又向法院起訴說,“既然24%是不保護,我是超過24% 的,我要把這個要回來行不行?”
這是不行的,既然你已經(jīng)基于你的自愿給付了,而且原來有合同規(guī)定給付了,你要回來是不行的,我們法院同樣會駁回你的訴訟請求。
3、年利率超過36%又不一樣,是基于無效,如果自愿給付了,后來一看這個合同無效想要回來,這是可以的。
舉例說明:A借給B10萬元一年,要求年底還15萬元。按照新規(guī),超過年利率36%部分的利息無效。即B一年后最多只需向張三還13.6萬元,另1.4萬元利息還款無效。
民間借貸逾期利息怎么算?
1、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,又約定了 或者其他費用,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、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,也可以一并主張,但總計超過年利率24%的部分。
2、既沒有約定逾期利率或者約定不明的,區(qū)分不同情況處理:
(1)既沒有約定借期內(nèi)的利率,也沒有約定逾期利率,出借人可以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%支付資金占用 利息。
(2)約定了借期內(nèi)的利率但未約定逾期利率,出借人可以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內(nèi)的利率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。
3、借貸雙方對逾期利率有約定的,從其約定,但以不超過年利率24%為限。
(本文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,僅供參考)
有個律師朋友,很有必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