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四姑娘山-1662字作文
再過兩天就是國慶節了。吃晚飯時,聽到爸爸給姑姑打電話,約他們一家人去四姑娘山游玩,我暗自高興。早就聽說四姑娘山景色秀麗,風景怡人,這次正好可以大飽眼福。
“快起床!誰不起來誰就不去嘍!”聽到媽媽的喊聲,我和表妹一骨碌爬起來,睡眼惺忪的沖到了飯廳。要擱在平時,準是翻個身接著睡,今天可不同,是我們出發的日子。
我們經過都江堰,沿著213國道一路西行,沿途都是懸崖峭壁、高山深澗。大約3小時后,我們開始爬海拔4487米的巴郎山,山頂白雪皚皚,一片冰雪世界,真讓我們兩個南方長大的孩子開了眼。“我們要去玩雪!”我和表妹興奮地叫嚷著,爸爸只好停車。原打算痛痛快快地打場雪仗,誰知,剛抓了幾把雪,就覺得頭暈目眩,心里撲通撲通跳個不停,象鉆進了只小兔子。爸爸趕忙招呼我們上了車,算是體驗了一把高原反應。
翻過山就是日隆鎮,很遠就看見印著“四姑娘山歡迎您”幾個大字的旗帆迎風招展,啊!四姑娘山終于到了。
一放下行李,我就拉著表妹跑出了賓館,我們兩個“好吃嘴”憋了一天,這會兒可要去尋點好東東了。
街上只有幾個不起眼的小吃店,我們沒有找到什么好吃的,老板娘說四姑娘山海拔高,缺氧,物產匱乏,好多東西都要從外地運來,唯一值得帶走的就只有沙棘。“什么是沙棘呀?”表妹問。“等你們游覽了雙橋溝就明白了。”老板娘給我們賣了個關子。
第二天我們先去了長坪溝,回來已是黃昏,雖然走了一天,已是腰酸腿痛,但大家還是興致勃勃地討論著明天去哪里玩。我和表妹當然不會放過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,我說:“去海子溝!”“不,去雙橋溝!”表妹叫嚷著。就在我們爭執不下時,正巧賓館的服務員來送水,她看到我們的模樣不禁笑了起來,“你們大老遠來一趟不容易,可不要錯過我們這兒最美麗的溝。”“哪條溝?”爸爸急切地問。“當然是雙橋溝了,那里有雪峰、牧場、草地、森林,美極了,是神仙居住的地方。”服務員說這話時滿目自豪。“好!那我們就去雙橋溝。”“耶!”爸爸的話音未落,表妹就高興的跳了起來。
這條溝全是乘車游覽,聽觀光車的講解員阿姨介紹,溝全長34。8公里,景區有十幾座海撥4000多米以上的雪山,各有特色。“必須用眼睛和心靈一起去和他們溝通,才能感受到其奇妙之處。”阿姨的話我似懂非懂,只覺得眼睛還真的不夠用呢!楊柳橋、陰陽谷、日月寶鏡山、五色山、獵人峰、阿比山、人參果坪、牛棚子草坪、長河灘……就象一幅幅活的山水畫著實讓我享受了一回……怎么說來著,噢,對了,“視覺的盛宴”。
這里的雪峰不僅高,有“仰頭而掉帽,望石而心驚”的感覺,而且,形態各異,象鏡子、象調色板、象鷹嘴、象貓臉……栩栩如生。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獵人峰和阿比山,因為它們都有一段動人的傳說。
據說獵人原是大姑娘的情人阿牛,他們情投意合、相親相愛,后來,四位姑娘為拯救鄉親而化為山峰后,阿牛也變為了獵人峰,守侯在大姑娘身邊。阿比山緊挨著四姑娘山,雪白的山峰在太陽的照射下泛著金燦燦的光芒,越發耀眼奪目。在藏語中阿比就是外婆的意思,據說四位姑娘從小失去父母,是外婆含辛茹苦將她們養大,四位姑娘化身為大山后,因旁邊的山峰終年積雪,遠遠望去一片雪白,象外婆的白發,所以當地人稱它為阿比山。
這里的森林保持著原始狀態,我們只能在邊上拍照留念。
這里的牧場和草地依偎在大山腳下,水草豐美、起伏綿延。人參果坪是此次觀光的最后一站。一下車,我拉著表妹向那片碧綠碧綠的的草地沖去,只覺得耳邊清風掠過、腳下柔軟如毯,身子輕得象要飛起來似的。我們一路跑跳著一路歡笑著……忽然我眼前一亮,好高、好大的幾棵樹,枝條蜿蜒曲伸,形態古樸婀娜,上面還綴滿了黃黃的果子,在高山、草場、溪流的映襯下,就象是一幅盆景畫。“爸爸,快看呀!太美了!這是什么樹?”我喘著粗氣,心跳得咚咚響,剛才只顧著高興,忘了爸爸叮囑的“這里海拔高,缺氧,不要劇烈運動”的話了,這會兒有點心慌頭暈。
“這就是沙棘樹,真沒想到在我們那兒矮矮的灌木,在這里能長這么高大!怪不得當地人都叫它天然盆景,真是名不虛傳呀!”爸爸一邊興奮地說著,一邊連續按動著相機快門。
在回賓館的路上,我的腦海里不斷閃現著沙棘樹的樣子,對它我充滿了好奇。爸爸告訴我,沙棘樹能在缺氧的環境生存,生命力極強,它的果實叫沙棘,味道酸甜,富含維生素C,是很好的營養品。由于不易采摘,加之交通不便,幾乎沒有鮮果運出去銷售,只有很小部分沙棘被摘下來做成飲料粉賣給游客。“哦,那我們買些沙棘飲料帶回去給外公、外婆嘗嘗。”
晚上,我做了一個夢,夢見我捧著好多黃燦燦的沙棘果在笑呢……
四天的旅程結束了,那美麗的異域風光和古老傳說將長久地留在我的記憶里。